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信息显示,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5万辆和.9万辆,已连续九年稳居全球第一。伴随着汽车产销量不断增长,汽车企业的产能持续提高,给供应链与物流系统带来巨大压力。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制造》战略的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成为发展趋势,智能工厂与智能物流建设项目加速实施。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与市场环境下,对于汽车生产及相关企业来说,协同、开放、共享、柔性、智慧的供应链体系,以及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物流系统,将为企业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需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提供保障。此外,随着汽车保养量大幅攀升,汽车后市场的配件需求增加,要求汽配供应链服务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布局物流网络,升级物流系统,提高运营效率。
但是,目前中国汽车企业对物流的认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水平较低。专家认为,物流虽然不直接产生价值,却是服务于工艺、服务于生产、服务于销售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物流运行不畅,不仅造成物流效率低,物流成本高,而且企业运作会受到影响,各项经营目标难以实现。
为此,本期专题围绕“汽车供应链优化与物流系统升级”这一主题,从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汽配后市场供应链服务、物流咨询以及系统集成商等不同的视角出发,邀请业内专家及知名企业分析现状,解读案例,分享经验,探讨未来发展趋势,给相关企业带来参考。
汽车行业供应链与物流系统的智慧升级
文/邱伏生
汽车行业智慧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复杂、动态、多变的过程,未来将更多地应用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实时仿真、AI/V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倾向于使用可视化的手段来显示数据,采用移动化的手段来访问数据;也更重视人机系统的协调性,实现人性化的技术和管理系统。
汽车行业智慧供应链的内涵与外延
汽车行业的供应链是围绕主机厂(品牌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新品研发(主机厂和独立品牌零部件厂商都有专业研发)开始,经过采购原材料(可能涉及到一级供应商,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制成中间产品(汽车零部件)以及最终产品(整车),最后由销售网络(4S店或者其他销售渠道)把产品通过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送到消费者手中(大部分是到店里面提车),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这里面既涉及到产品研发、供应商管理、需求管理、计划与制造、原材料与零部件物流管理、生产制造物流管理、整车网络配送,又有连锁经营、消费者管理、售后维修(还涉及到备品备件生产供应与管理)与保养(后市场)等一系列的内容。如图1。
从广义而言,要构建合理化的汽车行业智慧供应链,这是一个大的生态圈,必须要有强势的链主(通常是主机厂或者汽车品牌商)来牵头和管理、运营。
汽车行业的供应链管理与分销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完全不同的逻辑,前者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产品研发、预测、生产计划、物流计划、采购计划、成品发运计划、4S店、客户订单管理、库存与物流信息控制等功能环节,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可以通俗地称之为“全供应链”;而后者更多的是其中的某一个环节或功能。
从供应链智慧化而言,需要将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不同利益主体都互联互通起来,并且为了共同的供应链策略而努力保证采购、生产和交付获得好的客户满意度。既要有协同管理,更需要不同环节有相应的自组织、自管理、自适应的自我管理和反馈的能力,可谓分中有合、合中有分,但是不管是合还是分,都需要实时协同与联动。只不过,传统供应链主要是靠人来协调,形式主要是电话、开会、软件辅助等;智慧供应链主要是具有自我反馈能力的系统和平台,达到“使能”的状态。相对于传统供应链,在智能制造时代,汽车行业的智慧供应链具有更多的市场要素、技术要素和服务要素。具体而言有以下特点:
系统性要求高
由于涉及面极广,汽车行业智慧供应链基本上形成了生态圈,其管理和运营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救火模式,更多强调系统优化与全供应链的绩效,而不是局部优化的部门绩效,强调“牵一发而动全身”,完全协同性。
有效的智慧供应链,首先是系统化规划,是构建出来的,对于供应链的早期规划,必须立足于对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和有效运作的系统性;其次是运营出来的,规划是为了有效运营,即使是智慧供应链,还是需要专业的供应链运营团队来决策和监控;然后才是运作绩效的数字化,是统计出来的,这是智慧供应链的有效性的直观表现,也是人们用来衡量“好坏”的特征数据。
反应能力要求快
这里的反应能力不仅仅包含采购生产交付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监控的能力,更是需要对于消费者需求的快速满足。随着“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共享汽车等的推陈出新,未来的汽车更加具有时代感和存在感,汽车供应链需要更多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