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认真贯彻XX政府有关部署,全面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响应程序,有效提高公司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正确、有效、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证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保障XX地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城市安全运行,编制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1.3.1本预案适用于对公司安全生产和企业稳定发展构成或可能构成影响的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
1.3.2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本预案指导各部门应参照本预案开展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1.4突发事件分类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公司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或者参与应急救援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1.4.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水旱灾害和生物灾害等。
1.4.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人
身伤亡事故、设备和设施事故、火灾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1.4.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1.4.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新闻危机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各类突发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突发事件可能和其他类别的事件同时发生,或引发次生、衍生事件,应当具体分析,统筹应对。
1.5突发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公司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共四级。
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按照《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其他部委、地方政府相关应急预案等国家有关条例、预案、规定,并在公司各专项预案或细则中具体明确。确无明确规定的,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临时研究决定。
1.6预案体系
1.6.1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由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构成。
总体应急预案是公司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专项应急预案是公司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设施设备、重大危险源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部门预案是公司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1.6.2公司原则上设总体预案、专项预案,视情况制定部门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各部门设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1.7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群众和公司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各类危害。
预防为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健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深化预防预警机制建设。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统一领导。落实上级部门、单位的统一部署,在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统筹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要求,协同开展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
快速响应。以提高突发事件响应速度为目标,推进应急体系建设、应急装备配置及技术平台研发工作。建立“上下联动、区域协作”的快速响应机制,加强与客户单位的沟通协作,快速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
信息通畅。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机制,明确信息报告职责和相关流程,紧密跟踪和准确掌握突发事件的进展情况,为公司实施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信息支撑和决策服务。
内外联动。在实施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过程中,应加强联动和协同处置能力。应与建立常态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时效。
2危险源分析
2.1概况
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风险
XXX市人口密集,流动性较大,存在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事件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风险;由社会各类矛盾所引发的恐怖袭击、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经济安全事件也可能给单位正常运营活动带来影响和威胁。随着单位业务量和规模的扩大,对外办公场所增加、用工种类繁杂、社会责任重大,污染源外泄、设备设施和重要场所火险、交通事故、视频安全、重要档案丢失损毁等风险点多面广,影响单位正常工作秩序的同时,可能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导致不良社会影响。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机构
公司应急组织机构包括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专项应急领导小组以及应急指挥部。其中,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公司应急工作;专项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工作;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具体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3.1.1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办的主要职责:落实公司应急领导小组部署的各项任务;对各部门、各单位执行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会同公司相关部门对预警及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提出启动、调整和解除预警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建议,经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批准,通知应急日常值班机构进行发布;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3.1.2专项应急领导小组
专项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经理(或其授权人员)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经理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执行公司的决策部署;领导协调公司专项突发事件防范和应对工作,视情况组织成立应急指挥部。
专项应急办的主要职责:落实专项应急领导小组部署的各项任务;牵头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对预警及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向应急办提出预警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启动、调整、解除建议,协调公司各职能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协助对外发布预警及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和引导舆论。
3.1.3应急指挥部
针对具体发生的预警或突发事件,并可能造成较大及以上损失或影响时,成立相应的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由分管副经理担任,负责突发事件总体指挥决策工作;指挥长由牵头部门(事件专项应急办所在部门,以下同)主要负责人担任,工作组组长由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担任,具体如下:
(1)指挥长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统筹组织管理,根据应急响应等级及相关规定推动应急机制的启动、调整、解除,协调有关人员到岗到位,靠前指挥协调,负责主持应急会商会议,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和总指挥汇报事件信息和处置进展情况;持续保持与事发单位、事发现场的沟通,跟踪事件信息。
(2)根据应急处置需要,设抢险处置、人员调控、安全保障、、舆情处置、支撑保障等工作组,协同做好具体应急处置工作。
3.1.4现场指挥部
根据应急指挥部要求,视情况成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由公司牵头处置部门相关负责人、应急队伍负责人等人员组成,牵头处置部门负责人任总指挥,现场指挥部实行总指挥负责制,组织设立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制定并实施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指挥、协调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3.1.5其他
3.1.5.1突发事件所引发的次生、衍生事件的处置,可启动次生、衍生事件相关预案应急响应措施,由起始突发事件专项处置领导机构领导。
3.1.5.2相互交叉和关联的突发事件处置,应当综合考虑事件发生顺序、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等因素,在应急领导小组决策前,原则上由起始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领导机构领导。
3.1.5.3专项预案未包含的其它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参照本预案进行。
3.2各部门应急工作职责
各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应急工作。
3.2.1各部门通用职责
3.2.1.1接受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执行其决策指令,完成交办的工作任务;
3.2.1.2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应急体系建设与运维、相关突发事件应急准备、风险监测和信息报送、预警研判和预警行动、应急响应研判和响应行动、事后恢复和重建工作;
3.2.1.3负责相应专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指导协调和日常工作,负责相应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培训和演练,负责专项突发事件的风险研判、提出预警或应急响应建议、预警与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与公司、校方相应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的沟通协调;
4预防与预警
4.1风险防控
4.1.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事前预防和应急处置并重的要求,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4.1.2建立完善与政府专业部门的沟通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
4.1.3充分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设备在线监测等各种技术手段,积极开展风险监测、辨识、分析,积极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落实各项风险预控措施。
4.1.4突发事件预测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4.1.4.1事件的基本情况和可能涉及的因素,如发生的时间、地点,影响情况、涉及的范围,以及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灾害等。
4.1.4.2事件的危害程度,如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危害。
4.2预警分级
公司根据预警信息可能导致发生的事件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公司确定预警应急响应级别和响应范围。预警应急响应分为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红色为最高级别,分别对应Ⅰ级应急响应、Ⅱ级应急响应、Ⅲ级应急响应、Ⅳ级应急响应。
各应急工作组应按照以上预警应急响应级别的划分原则,在专项应急预案中对不同应急响应级别的应急措施进行具体细化和明确。
4.3预警程序
4.3.1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施预警信息监管和接收。
(1)获得预测预警信息后,应在15分钟内向公司应急日常值班机构报告,并及早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公司应急日常值班机构收集和汇总相关信息后,使用电话向公司应急办和牵头处置部门报告。
(2)获得预测预警信息后,应在15分钟内通过电话通知公司应急办和牵头处置部门。
(3)公司应急办与牵头处置部门分析、研判后,提出启动预警应急响应建议。
4.3.2预警响应发布
(1)针对预警信息,需启动预警应急响应时,由公司应急办请示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批准确定。预警应急响应建议经批准后,由公司应急办通知公司应急日常值班机构,由公司应急日常值班机构发布预警应急响应短信通知,并通过M或电话方式通知应急响应的相关部门。
4.4预警响应
接收到预警应急响应信息后,通知相关人员由日常工作状态转入预警应急响应状态,采取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方式。按照相关应急预案中明确的响应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御工作,阻止事态继续扩大的同时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应采取以下部分或全部措施:
(1)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开展应急值班,做好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和事态跟踪工作;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及时报告事件信息;
(2)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
(3)加强监视工作;
(4)核查应急物资和设备,做好物资调拨准备;
4.5预警调整与解除
4.5.1各部门获取预测预警提高、降低、解除信息,以及事态进一步升级、得到有效控制、危害消除的信息后,应及时向公司应急日常值班机构报告。公司应急日常值班机构电话通知公司应急办和牵头处置部门。
4.5.2各部门获取预测预警提高、降低、解除信息,以及事态进一步升级、得到有效控制、危害消除的信息后,应及时电话通知公司应急办和牵头处置部门。
5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按照突发事件的等级,公司启动相应等级应急响应,按照各自职责实施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响应分为Ⅰ、Ⅱ、Ⅲ、Ⅳ级,Ⅰ级为最高级别。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按照工作流程和内容可划分为先期处置、响应发布、分级响应和调整解除等阶段。
5.2先期处置
5.2.1突发事件发生后,公司向有关部门报告,在做好信息报告的同时,要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伤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隔离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以及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
5.2.2对因公司的问题引发的或主体是公司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要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5.3响应发布
5.3.1针对突发事件,需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时,由公司应急办请示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批准确定。应急响应建议经批准后,由公司应急办通知公司应急日常值班机构,由公司应急日常值班机构发布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短信通知,并通过M或电话方式通知应急响应的相关部门。
5.3.2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级别,由公司专项应急领导小组研究、决策成立应急指挥部、确定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应急专业工作组及成员、根据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同时确定应急指挥场所。
5.3.3接到公司应急启动指令后,公司相关部门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到达指定地点,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5.4分级响应
公司有关部门接收到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信息后,通知相关人员转入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状态,采取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按照相关专项应急预案中明确的响应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处置工作,应采取以下部分或全部措施:
(1)及时、定时收集并报告有关信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及时报告事件信息;
(2)启动应急指挥中心,组织相关人员按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级别要求到达指定场所或地点开展值班值守和指挥协调工作;
6应急保障
6.1应急队伍保障
公司按照“平战结合、管理规范、人员精干、装备精良、反应快速、处置有力”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应急队伍体系,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做到专业齐全、人员精干、装备精良、反应快速,持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6.1.1公司应急救援队伍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常态管理机制,健全以下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安全管理、预案演练、装备保养、业绩考核等,落实公司在应急救援队伍技能培训、装备保养、预案编制和演练等方面的工作要求。
6.1.2公司应急救援队伍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台账,记录包括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记录、个人考试成绩信息。
6.2通信与信息保障
公司按照统一系统规划、统一技术规范、统一组织建设,必要时统一调配使用的原则,利用应急指挥中心、卫星电话、手机、座机、公共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