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源于对信息及资源的掌握。在高考升学中,这一差距尤为明显。虽然高考成绩的优劣很重要,但是报考志愿同样至关重要。孩子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他们是否努力学习,他们的综合素质。而能否选择适合的志愿则取决于家长了解的程度。很多时候,孩子没有进入理想的大学或专业,是因为家长对高考升学的各种机会一无所知。这种情况最可怕的是家长不了解,他们不了解提前批次中的军警院校、公费师范生、公费医学生、五大官校的优秀教师专业等,掌握其中任何一个机会都能获得稳定的工作。您是否知道,填报志愿时除了常规的提前批次、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外,还有强基计划、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民族班预科和科班等额外的报考机会。把握住这些机会,相当于多了四次机会提高成功的可能性。今年,一个云南考生以分的成绩被北大录取,就是通过国家专项录取的,您知道吗?对于中等分数段的考生,只要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他们毕业后进入央企国企的机会很大,享受好福利和高待遇,并不需要很高的分数,他们可以考虑进入各个部委直属的院校,比如原电力部直属院校、原水利部直属院校、原铁道部直属院校、原财政部直属院校等等。您是否了解这些?这就是对信息的掌握。如果高考失利是因为信息不足,家长难辞其咎。每年都有一些这样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希望成为医生,但在家长的指导下报考了口腔医学技术,却不知道口腔医学技术不能考取医师资格证,永远无法成为医生。这种情况令人气愤,不是吗?每一个有考生的家长都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了解各种升学方式,抓住每一次报考的机会,必须提前了解学校和专业,掌握正确的志愿填报方法,必须建立正确的报考理念,让孩子在选择范围内选择最好的。高考报考凝聚了孩子12年的付出,决定着他们未来的起点,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
第一,尽量不要去选高校里撤销的比较多的专业。从-年全国高校本科专业撤销数据统计来看,近五年撤销专业的数量达到了个,其中年全国各高校共计撤销个专业,是近五年来撤销专业的数量之最。撤销最多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全国共有所院校撤销该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我把近五年撤销数量top的专业都放在这里,大家可以收藏这个回答,报志愿的时候翻出来看。这里澄清一个误区,专业的“新陈代谢”通常可以看作是国家战略、市场需求、高校发展、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但是具体某个专业撤销的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有时候某个学校撤销某个专业,并不是专业本身不行,而是该校这个专业培养、师资、就业等表现较差,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你确实对某个“红牌”专业或“撤销”大户专业感兴趣,建议先去搞清楚目标报考院校该专业的设置情况,再决定要不要报考,否则很可能面临“读着读着专业就没了”。不过,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咱们能不冒险就不冒险,因为我们的人生没那么多试错机会。
第二,报大类招生、试验班时,一定要看好大类、试验班里面涵盖的专业和分流政策。这个说起来真的是血泪教训,很多学长学姐被坑得不浅,明明奔着自动化选的,结果最后成了机械狗;报了经济管理试验班,结果里面根本没有经济类专业。所谓按大类招生,简单来说就是高校招生时,将相同、相近的学科门类,同院系或者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可以直接按照专业大类的名称来填报志愿。比如某校招生专业中,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多个专业统一以“计算机类”招生,你想选择其中某一个专业,填报时只需填上“计算机类”即可;试验班跟大类招生类似,比如某高校把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社会学等5个专业统一以“社会科学实验班”招生,你想选其中某个专业,填报时直接填“社会科学实验班”就行了。考生通过大类招生、试验班招生被录取之后,在本科阶段前两年或者前一年统一学习基础课、通识课,大二或大三时根据绩点,以及学校要求、自己的兴趣、专长和发展方向,进行专业分流,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重新选择具体专业。一句话,如果你走的是大类招生、试验班这种,到了大学基本还要吃二遍苦,重新进行专业分配,大一不努力就可能会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而且,有些高校在大类招生这块,为了弱势专业能有好一些的生源,这几年出了好多骚操作。比如,广东某高校把土木、水利、材料、测绘、能源动力、航空航天…都纳入计算机类,做成了先进制造、先进能源、智能试验班进行招生;上海某高校,医学试验班,没有临床医学,而是预防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当然,这些只是个别院校的骚操作,大多数院校的大类招生还是比较合理的。这里就是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报志愿时一定看清楚,谨防踩坑。
第三,不要盲目追逐”烫门“、爆款专业。报志愿选专业参考热门专业排行榜,这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要盲目往里面挤,因为竞争非常大,何况这种专业不一定适合每个人。而且,热门专业是随着经济产业建设的变化而更迭的,没有一直热门的专业,也没有一直冷门的专业,咱们现在报志愿时烈火烹油的专业,很难说四年本科毕业后甚至研究生毕业后,它还是热门。这种例子是很多的,中国加入WTO后,外语、外贸最热门,但是现在都是昨日黄花;年初不见天日的计算机,没过几年就变成了普通人逆袭的首选专业;房地产加城镇化双重历史机遇,建筑土木过去十几年都是热门专业,现在却是“上辈子走错路这辈子学土木”。
除了政策、趋势方面的信息差,大家报志愿选专业的时候,还有一个认知差的问题,就是你喜欢的、感兴趣的很多专业,实际上可能不是那么回事。举个例子,想当高富帅白富美跑去学经济学,基本都会失望,因为学经济不会给你什么赚钱的技能,只能给你用经济学看待世界的视角、逻辑和思维,这是个偏理论、偏基础的学科,本科毕业生甚至不太会找到对口的工作。那么问题来了,这种对于专业的认知差,我们怎么破除呢?
第一,你看到一个名字很fancy或者很吸引你的专业,直接去靠谱平台搜一下这个专业方方面面的信息。想了解专业的基本信息,比如简介、课程、开设院校等,教育部旗下的阳光高考网就比较全面,而且信息靠谱;如果对某个学校的这个专业感兴趣的话,可以直接去学校的招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