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结构设计,指的是实物产品,比如数码产品,家电等,经过了产品外观设计之后,再对其进行实现的设计过程。产品结构设计是衔接产品外观设计和生产之间的设计,比如一个电动打蛋器,产品外观设计好了用户能看到的那些内容,外形,颜色等。然后就需要进行产品结构设计,通过3D建模的方式,把电机、线路、开关之类内部器件装进去,然后产品外壳进行分件、抽壳,使之符合注塑开模的需求,然后再设计壳体零件与零件之间的固定和配合,壳体与内部器件的固定等等,考虑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组装要求,将用户看不到的产品内部设计出来。然后壳体通过注塑生产出来,再与内部器件进行组装,从而生产出电动打蛋器。
可以看到,产品结构设计是衔接外观设计与生产实现之间的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涉及的内容较广,对工艺、零件、组装、开模注塑、功能测试和项目管理等都需要了解。
做产品结构设计需要有哪些基础专业知识?需要了解哪些常识?需要经过怎么样的训练才能成为一名产品结构工程师?
首先说说产品结构设计,需要了解哪些基础知识,我们这里讲的是从小白进化为初级结构工程师需要了解的最基础那部分内容,懂更多的内容当然更好。
产品结构设计需要的最基础知识之一,是大学期间学习的机械制图。需要的内容很基础,可以不用手工画图的能力,不需要了解各种线粗细的制图规范。但至少需要懂正视图、侧视图、有基本的第一视角,第三视角之类概念,能通过图纸看懂零件的长宽高尺寸和关键特征。这些内容是产品结构设计基础中的基础。
大学期间,工业设计专业和机械专业都应该学过这门课,如果当时没学明白,那现在就需要再把书拿出来稍微翻翻,不用看太细,重点看几个投影视图表达一个零件外形那一部分即可。机械制图之所以是产品结构设计的基础,有两部分原因。一是产品结构设计用到的三维软件,无论是CREO、SolidWorks还是UG、CATIA,乃至Fusion,都是参数化设计,都有从二维草绘图通过拉伸之类操作变成三维图的设计方式,如果完全不了解机械制图,学习这些软件都费劲,很多基础概念都会想不明白。第二是做产品结构设计时,需要看大量二维图纸,比如各类内部器件的零件图,规格书,需要对着图纸建三维模型。完全不懂机械制图的人,是没法学习产品结构设计的。
当然,需要了解的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很少,主要是要有这些概念,比如视图、外形长宽高尺寸,尺寸公差。
关于尺寸公差,最基础的状态,不需要懂基轴制基孔制各类公差带之类,但一定需要知道基本尺寸后面带的那些小数字是什么意思。
然后呢,然后学软件吧,先延续着之前学习机械制图的热度,把CAD了解一下,不需要记快捷键和各种操作,最基础的是把图打开,能添加线条和尺寸之类。作用是给后面学三维软件中的草绘做基础,然后产品结构设计后能将零件3D图纸转成2D加工文件,同时能巩固之前刚学的机械制图。
大概了解一下即可,纯粹的2D制图,在实际的产品结构设计工作中,已经运用的越来越少了。当然,如果学成了大神当然更好了,再强调一下,这里说的是成为产品结构设计师最基础的内容,不是说只要这些基础的就行了。
然后就开始学习三维软件。
现在的产品结构设计,不会三维软件是不行的了。不要听都快退休的老工程师,感慨自己二维图画的多少,AutoCAD用的多溜,甚至手工绘图的线有多标准,想当年用2D图做的产品结构设计有多难。工程师不是工匠,不是靠手艺吃饭,所以不是越老越吃香的。3D软件对产品结构设计效率的提升,不是一个手绘机械制图能力超强的老人赶得上的。设计能力的提升,需要的是知识和经验不断更新不断提升,而不是什么抱着老东西不放的工匠精神。
会主动不断学习新知识,是一名产品结构设计师应该具有的素质。
对三维软件选择方面,跟将要从事的行业有关。总的来说,飞机和汽车行业,使用CATIA比较多,虽然有很多使用者觉得不如UG,但是因为历史原因,在汽车行业不会用CATIA是有点麻烦的。其他行业的话,UG功能强大,偏重型,应用范围较广,最多使用的行业是模具行业和加工行业。CREO同样功能强大,适用范围较广,因为一开始台湾企业引进的关系,在家电、数码等产品设计中占统治地位。SolidWorks在机械设计方面优化的比较好,很多地方要比通用型的UG和Creo方便,所以在机械自动化设计方面占统治地位。此为还有较为新兴的Spaceclaim、Fusion,也可以尝试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