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引言我对于本科时光的印象,还停留在那所普通大学的建筑物之间,我坐在大学的时光长廊里,满眼望去,都是经历的过的故事。可毕业后回首,却很少有人能说,自己从来没有迷茫过。迷茫,仿佛就是一团乌云,笼罩在每一个心中怀有抱负的人的头上。每当夜深人静,思绪归于对自己人生未来的严肃思考,不知去往何处的苦闷,再加之不断迫近的升学/就业选择的压力,一些看似周密的计划,由于想把每一环都做的尽善尽美,往往不仅减少了反馈(一切的目标、报偿都在最后)、还因为人生的不确定性而失败:以保研为例,我常常见到一些平常学习认真、热心参加学术活动的人,但是由于不关心所在院系制度,到保研时因为一些硬性规定(如必须完成某些并不喜欢的所谓保研必修课)、或者是不公平的排名标准(比如说活动成绩、竞赛成绩计算很高,导致成绩上产生的差距在计算时权重过低)导致与原本准备了很长时间的保研机会失之交臂,而此时离考研也已不远,本来就没有提前准备,也很容易落榜。在这样的过程中,亲历者绝望、愤懑甚至因而导致抑郁的,我都见过,以至于都有些麻木了。太阳照常升起,一个人的悲哀苦痛,回到这个宏大的时代与社会中,连一粒尘埃也算不上。而那些看多了这样的故事的人,也难免兔死狐悲,故而更难聚集其一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拼搏的意志。年7月29日,《中国青年报》刊发《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逐年攀升大一和大三高发》引发读者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335.html
上一篇文章: 越冷门,越坚持科技自立自强青年科学家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