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是RoboticProcess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该概念有别于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大多来自学术机构或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学者们首先会通过一些论文和报告对某个技术给出清晰的定义,然后由相关科技公司研发和生产相关产品。
RPA概念来自信息技术自动化实战经验的总结。
RPA有以下九大主要特征:
1、模拟人类操作行为的系统,让用户“眼见为实”
2、基于既定的业务规则来执行
3、带来确定的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
4、提供全程操作行为记录
5、为企业带来流程优化和再造
6、符合人类的工作组织特征
7、满足24×7×的不间断执行
8、提供非侵入式的系统表层集成方式
9、支持本地和云端各种灵活的部署方式
RPA技术
1、模拟人类操作行为的系统,让用户“眼见为实”RPA模拟人工进行操作,人工打开什么页面,RPA就打开什么页面,人工需要几步,RPA就需要几步,人工点什么按钮,RPA就点击什么按钮。另外RPA的整个模拟过程,对于用户是可见的,即用户可以看到Bot犹如魔法一般快速操作各类应用软件的整个过程。
这不单只是追求炫目的视觉效果,其实是在更深层面让用户对计算机产生了某种信任感,拉近了IT和用户的心理距离。
如果一个IT系统能够让最终用户眼见为实,会给这项技术加分不少,这也是为什么更多的计算机仿真和模拟程序不断出现的原因。
RPA基于规则
2、基于既定的业务规则来执行RPA处理业务,需要依据事先已经预设好的规则来执行,比如预设邮件筛选的规则,包括选取什么时间段、由哪个邮箱地址后缀发出来、邮件标题中含某字段标识或是某种更加特殊的标志。筛选规则可以是简单的,利用脚本程序直接实现;也可以是复杂的,利用规则引擎来实现。
如果我们靠机器人和规则来实现,那么就不能再简单地模仿人的行为,而是需要让计算机明白那些业务规则。所以说,RPA模拟的只是人的行为,而不是人的思维,只会执行人类预先设计好的逻辑规则,而不会自己去思考如何工作。而人类的思维需要靠人工智能来“模仿”。
RPA带来可靠结果
3、带来确定的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按照既定的规则,RPA会按照确定的顺序来执行,且不会随意调整,这也与人类的行为习惯存在很大差别。
因为RPA的操作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人类常犯的一些错误,如敲错键盘、选错位置、点错按钮等,所以当同一逻辑、同一规则的RPA脚本执行完以后,处理结果都是相同的
由于RPA执行带来的一定是确定性结果,并不需要再用一个机器人来加以校验,也就避免了复核环节。这项能力对于业务的效率提升以及人力成本的节省都是非常明显的。
RPA全程记录
4、提供全程操作行为记录企业的管理者一直都希望能够了解和获取真实的业务运营情况,包括人员服务效率、事务周转率、各项作业时间等,基于此来衡量企业内部的作业成本、服务效率等。目前在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大多数企业主要通过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分析来获取这些信息,但其中存在两个制约因素。
第一,由于运营流程中通常会涉及多个系统,流程中相关的运营数据也就散落在各个系统中,而且由于数据标准和质量的问题,很难将这些数据完整地串接和拼装成运营流程的全貌。
第二,即使拿到了系统中的数据,仍不能获取业务人员办理业务时真正的耗时情况,因为信息系统只能记录业务人员提交业务信息,即点击“提交”按钮那一时刻的时间,而并不清楚业务人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办理这项业务的,以及在各个环节中的耗时情况。
RPA替代人工完成了相应的操作,所以在自动化处理过程中也顺便留下了所有的操作痕迹,即操作日志。通过这些日志信息,管理者可以了解某项业务是什么时间开始、结束或者中断的,中间过程都与哪些信息系统或桌面软件做了交互,操作了几个软件,每段操作的耗时如何,并可以反向推导出业务人员的劳动效率、不同人员之间的协作效率、流程是否遇到瓶颈等问题,同时也为企业的内控合规人员和内外部审计人员提供了数据支持。
RPA实现流程再造
5、为企业带来流程优化和再造在RPA的处理过程中,并不是一味模仿人类的流程,而是在流程优化和再造的基础上再来实现自动化。
自动化流程中,还可以将某角色同类的操作进行归并,减少不同主体之间的交互频率和时间。例如,将员工A取打印文件和寄快递这两个操作一起完成,可以减少来回奔波的时间,优化一下,甚至可以让快递员自己取打印文件。
RAP将它要做的功能一起做完,再反馈给人类员工,也减少了人与机器人的交互次数。
所以,一般RPA实施过程中都会伴随着一定的流程优化和再造,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原有流程来实现自动化处理。这既优化了效率提升,也扭转了人们传统思维方式。
RPA符合人类的工作组织特征
6、符合人类的工作组织特征这一特征主要由RPA软件设计机制所决定。大多数RPA软件都会提供一个基础的技术运行平台,该平台支持所有的底层技术实现,如模拟操作、屏幕抓取等技术。
RPA到底需要具体做什么样的工作不是由平台决定的,而是由运行于平台之上的自动化脚本来决定,这些脚本定义了自动化流程的处理步骤、业务规则和异常控制等处理要求,由脚本在驱动平台上进行技术实现。
一套能连续执行的脚本被称为一个自动化任务(Task)。一个独立的小的运行平台,也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进程,可被称为一个机器人,也就是一个Bot。
某个Bot在某个时点只能运行一个任务,就像人一样,在一个特定的时刻只能做一件事情,但是当Bot完成这个任务后就可以继续下一个任务,当然也可以一直循环做同一个任务,这其实是由这个任务所要处理的业务量和每笔处理耗时情况来决定的。
所以,当有多项自动化任务的时候,通常需要为Bot配置工作日程表,如9点到10点做财务核算工作的5个任务,10点到11点做新员工入职流程的3个任务,总之在满足业务流程的前提下,让机器人做的事情越多越好,时间安排越紧凑越好。
RPA不用休息
7、满足24×7×的不间断执行首先需要明确一个问题,虽然机器人的操作速度快,但也是需要处理时间的。
机器人的运行时间既依赖于系统又依赖于人,很难做到上面说的完全不间断运行。
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机器人运行机制的巧妙设计来实现其处理时间的最大化。
首先,可以安排那些无人值守的且不依赖于外部系统运行时间的自动化任务在晚间运行,例如在外部网站搜集一些资料,处理Excel和Word文件等。
其次,安排那些无人值守的但依赖于系统运行时间的自动化任务在人们下班之后、后端系统停机维护之前执行,比如自动生成报表、校验业务信息等。
最后,安排那些既依赖于人工处理又依赖于系统运行时间的任务在日间人们的工作时间执行。
合理安排机器人的运行时间,就像是合理安排一名员工的工作时间,只不过机器人会比人类员工更听从指挥。
RPA为非侵入方式
8、提供非侵入式的系统表层集成方式ERP或CRM这样传统的应用系统,如果出现了问题,通常需要通过修改接口或修改底层程序代码、数据库的方式完成系统改造,甚至直接替换原有系统。
但这些大型的应用系统的功能非常复杂,中间经历了多次升级,已经根深蒂固地深入企业的各个层面,这种方式的改造就会带来巨大实施风险,不但是程序功能之间会相互影响,也会导致业务中断这种高度破坏性的运营风险。
所以一般IT部门在系统改造问题上都会持有谨慎的态度,而且时间越久、功能越复杂的系统,升级和改造的风险越大。
而RPA的实现方式是像人一样通过操作应用系统的用户界面来执行任务,既不需要更改应用系统的底层代码,也不需要更改应用系统的服务或接口,而是通过这种非侵入式的集成方式或修补方式,使得RPA实施过程对原有系统的影响最小,带来的风险最小。
当RPA部署上线后,后端系统也不必中断或停止,这是传统系统上线切换后不太可能做到的。
而且,RPA软件提供了可视化的自动化流程设计工具,让开发者只需要少量代码甚至不需要代码就可以编制自动化脚本,所以一些业务人员在培训后也可以快速上手,而不必完全依赖专业的IT开发人员,这也是传统系统难以做到的。
这种快速敏捷的特征也让RPA项目的实施周期远低于传统的系统改造项目,所以有人将RPA比作医用绷带或者创可贴,绷带的作用就是从外面牢固伤口,而不需要介入人的身体内部进行治疗。
虽然绷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方式。
云端RPA
9、支持本地和云端各种灵活的部署方式相对来说,RPA的本地部署比较好理解,即RPA的执行机器人Bot和RPA的监控中心系统都部署在企业的内部网络中,运行在企业自己提供和负责维护的服务器或PC上。
而RPA的云端部署模式显得更加复杂一些,与我们熟知的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以及BaaS(业务即服务)这几种云模式都不一样,甚至可以采用RPAasaService(RPAaaS)或RobotAsaService(RaaS)这些新名词来重新定义RPA云服务模式。
现在的公有云经常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RPAaaS也一样。当一家企业不能负担RPA的采购和运行维护成本时,可以采用云服务的租用模式来实现自动化。RPAaaS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机器人部署在公有云端来为企业服务。
由于RPA机器人替代员工操作时是需要访问企业已有IT系统的,所以这种模式下首先需要解决如何从外部访问企业内部系统的问题。当然VPN(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选择,但是由于安全性问题,很多系统仍然不能通过VPN访问,而必须采用远程桌面的访问方式,如Citrix。好在目前一些主流的领先的RPA工具已经实现Citrix的自动化处理。这样,企业就不需要自己购买RPA软件来实施RPA项目,完全可以租用云端RPA机器人的方式来为自己服务。这其实也是一种传统业务外包服务(BPO)的变形。
第二,将机器人的管理和控制部署在公有云端来为企业服务。
由于数据安全和访问安全的问题,企业不愿意让机器人部署在公有云上,那么可以让RPA的运行机器人部署在企业内部的服务器上,而将RPA的监控中心部署在公有云上。机器人运行在企业内部保证了数据安全性,监控中心运行在公有云上则提供了RPA的管理、运行、监控和维护的便捷性。
在第二种方式下,企业除了需要购买机器人软件外,没有增加任何额外的工作量,因为机器人在企业内部自动运行,它们的控制和管理都由云端来提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