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所有家长都对“学电气,进电网”耳熟能详!各种高考报考讲座挺多了,都成条件反射,学会抢答了!文末附有电气工程的硕博点的高校名单。但是读研这件事,现在必须要和选择电力行业院校就业放到同等位置。
电气类专业,作为一个就业面非常宽广的专业。大学期间除了公共基础课之外,主要课程包括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路理论、信息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设计、高低压电器、智能化电器原理等。 毕业之后可以到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设备制造公司以及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企业、科研院所从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方面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技术开发和管理、市场管理等工作;亦可在航空、航天、民航、电力、通讯电子及其他各行业从事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系统运行、试验分析、科学研究和经营管理等工作。
无论什么专业都是学历金字塔,电气类电工类专业也是一样,从专科到本科,从硕士到博士,学历越高,学校或者科研院所平台越大,就业的选择空间也越大。对于本科生、专科生毕业进电网,进电厂,进生产运营一线,是比较好的选择。对于硕士生、博士生,各自不同的选择,可能就有所不同。比如博士,进国家电网,可能也是更愿意去南瑞集团这样的电力研究型的。所以对于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长远的规划,看看自己到底是适合到电厂电网工作,还是更倾向于与科研院所或者高校做研究。
有过电网系统背景的高校,因为校友资源多,院校培养在电工类人才方面有特色,对口电网电厂电力系统用工需求,而且校招成为多年沿用的习惯。所以我们经常会从某个省份的电网公司招聘名单中看到,清一色的上海电力大学,或者排在前面的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三峡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沈阳工程学院等等。当然,只有就读到电力类高校,才知道同学们真的都是子弟,所以国企中的人际关系还是错综复杂的。这个对于家庭中没有电网电厂电力企业人脉的同学,还是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国企还是非常讲究骨干培养的,也不一定是名校高学历就一定要培养,学历只是敲门砖;能力不够,也是可以培养的,当然如果是电力系统名校的毕业生,未来的发展机会还是更多的。
学电气,如果对于学业没有太成熟的打算,就想本科毕业进电网电厂的话,分数还可以的话,可以直接选不同层次的电力系统名校。如果还是有考研的想法的话,还是建议把学校的硕博点、保研资格等纳入到规划中。特别是对于-以下的,够不上层次较高的电力系统名校的,如果选择专业的话,还是要看一下硕博点,再做打算。下图中,多数有电气工程博士点的学校都是、层次,也有个别的像江苏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燕山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非双一流大学。当然,也有像海军工程大学这样有舰船特色的军校。
看分填志愿最科学,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同时,还是要看一下硕博点,不要只考虑眼下,就是为了进电厂电网工作,只是为了暂时的稳定,而选择层次较低的学校。这些学校的分数都是就业拖起来的。行业的变化,就业形势的变化,招聘岗位学历要求的变化,以及学生学习专业和获取学历的机会成本我们都要通盘考虑。所以,为个人认为,对于上述高校中,有电气工程博士点的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择价值还是很大的。虽然有的学校可能分数不是那么高,地理位置不是那么好,但是如果能够读到有博士点的一本大学,能够通过后续的考研来实现更好的学历,也是一种选择。
毕竟,全国那么多高校都在招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电气类的专业,但是真正去电网就业的并不多,因为这些高层次院校的保研读研比例较大,而读到硕士之后,又会考虑博士,当学历到一定层次之后,在选择就业时,并不见得愿意直接到电力系统一线,跟希望到集团总部,或者相关的电力科研院所,或者进入到电力系统的制造业企业,比如许继电气等等。但总体看,在就业这么难的情况下,目前这类分数格局,像沈阳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的分数相较于本校的其他专业还是高很多的现象也就有其合理性。
书没有白读的。特别是像电气工程这类考研都很难的工科专业,学历绝对是有用的。所以具体要不要考虑读研,具体选择什么分段的学校,还是要综合衡量院校的硕博点及学科优势和就业情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