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自动化 >> 自动化资源 >> 正文 >> 正文

从自动化到智能化,娃哈哈如何推进自我革新

来源:自动化 时间:2023/3/26

自年创立到现在,娃哈哈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而她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从工业自动化到智能化、不断进行自我革新的过程。从最早整线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到后来引进单机自己集成自动化生产线,再到现在有能力自行设计规划智能工厂,通过这样“三步走”的战略,娃哈哈初步实现了从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湖北宜昌娃哈哈自动化生产线

第一阶段:90年代整线引进

在这段时间里,娃哈哈花巨资引进了当时世界一流的瓶装水生产线来生产“娃哈哈纯净水”,并以此形成了对工业自动化的初步认知,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及生产效率,获得了规模效益和成本优势。但与此同时,公司在技术上也完全受制于人。当时的进口生产线从安装到调试全部要依赖技术授权方,对方派来的国外工程师在节假日休息了,如果遇到设备故障自己根本没法解决,连个生产线上的电脑显示屏都无法打开。另外,模具和备件等也全部需要进口,不仅成本高、而且采购周期长。当时娃哈哈每年需要将近1,万美元的模具进口量,以及每年万美元的备件需求,而依靠进口模具的新产品更换包装至少需要四个月以上,极大地影响新产品上市的速度。

有了这样的经历,娃哈哈意识到必须建立自己的产业技术队伍,而成立自己的模具制造公司成为了当务之急。因此,年底娃哈哈成立了自己的模具中心,通过先期投资万美元引进各类进口数控加工设备,为集团公司下属各饮料分公司生产模具及备品备件。通过技术攻关,在消化、吸收进口模具的设计原理及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娃哈哈掌握了PET饮料瓶模具、HDPE/PP瓶盖模具的设计和制造的关键技术,并实现了此类模具的国产化,改变了高精度、长寿命的制瓶制盖模具长期以来依靠进口的局面,大大缩短了新产品开发周期,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阶段:0年开始只引进主机、自行成套集成

随着对进口生产线和产品生产工艺逐步深入的研究,娃哈哈掌握了配料、灌装、包装等设备的核心技术,并在新项目的建设中一步步做到了只引进关键设备而非成套设备,以及通过自主设计替代部分进口设备,这大大降低了新产品的开发成本。从4年开始,娃哈哈相继推出的“激活”、“营养快线”、“爽歪歪乳酸菌”等产品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均由娃哈哈技术人员自主完成。在研究中性PET瓶装含乳饮料过程中,针对无菌灌装和热灌装技术都不能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情况,娃哈哈在大量技术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创新地提出了热灌装与超净化灌装相结合的技术。另外,在前期模具中心的基础上,娃哈哈设立了精密机械公司,通过不断引进与开发新技术,致力于精密制瓶、制盖模具及高速灌装、包装机械产品的研究开发。

第三阶段:年开始自主规划建设智能工厂

近年来,智能技术与产业结合成为发展大势,娃哈哈也开始积极推动智能技术服务实体经济,通过设立的精密机械公司、机电研究院等科研机构,致力于智能化饮料生产线和智能装备产业化研究。作为工信部“两化融合”的试点企业,娃哈哈先后承接了工信部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计划等多项国家、省、市重大科研项目。年,娃哈哈“食品饮料智能化工厂项目”入选全国首批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在打造食品饮料全数字化管控的智能工厂上进行了实践探索,填补了国内空白,助推传统食品饮料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今年,娃哈哈将建立完善的智能仓储系统,以实现基于大数据优化的运输物流智能化和仓库库位智能化管理,包括自动码垛、自动入库、出库、发货及装车。同时,娃哈哈也将发展高端机电装备制造业确立为新的产业发展方向,特别是在机器人产业方向上组建了机电研究院,致力于高端装备技术的开发与产业拓展,重点围绕机器人开展研发工作,针对目前机器人关键部件依赖进口、成本较高的问题,推动机器人关键部件国产化和降成本工作。

目前,娃哈哈开展了工业机器人、高端直驱电机、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等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和装备的研制工作,并已成功自主开发了串、并联机器人、高速装箱机、自动物流分拣系统等智能设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