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力教授课题组在《科学通报》发表评述文章“软体机器人的仿生物理智能”,阐述了自然界生物在材料、结构、形态等方面的物理智能特征及其原理,介绍了实现软体机器人仿生物理智能的目的及关键技术与方法,并列举了其典型应用,最后对其未来发展及挑战进行了展望。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博士生王世强。
随着机器人从工厂、仓库等高度结构化的环境进入千家万户以及深海、太空、人体体内等复杂环境中,它们需要在动态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执行多种任务,并与人交互,这些需求对机器人的智能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智能体的智能不仅包括大脑中的计算智能( 软体机器人实现仿生物理智能的目的及方法
未来展望
软体机器人仿生物理智能有望在高速动态作业、极端环境探索及微型机器人智能化等方面发挥出独特的优势。尽管目前软体机器人仿生物理智能的研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有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包括仿生设计、智能材料、智能结构、智能形态、系统集成等。仿生物理智能研究更进一步的发展需要生物学家、机器人学家、材料学家、化学家和计算机学家之间的充分交流与合作。
本文来自《科学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