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人展的两个展厅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各家参展商带来的各种机械手臂。参展商展示的机械手臂。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昨天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27个国家和地区的家展商,携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新能源及电力电工、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节能环保技术与设备、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展品参展。其中,机器人展占了两个展馆,是本次工博会的亮点之一。本次展出的机器人突出紧凑、轻量、安全等特征,多款首推首发机器人在这里揭开神秘面纱。
强大又温柔的机械手臂
在机器人展的两个展厅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各家参展商带来的各种机械手臂,其中一家甚至用机械手臂挥舞起了光剑,显得酷炫十足。
这些机械手臂可谓既强大又温柔,在负载和精度方面都有上佳表现,能应用于不同行业。以新松展出的复合工业机器人为例,其负载达到了20千克。公司也凭借这款机器人获得了工博会颁发的工业设计金奖。而ABB新推出的机器人与前几代机器人相比,占地面积缩小10%,重量减轻20%,并可将节拍时间缩短35%,提高生产效率,它还具备领先的重复定位精度,可应对半导体、制药和电子制造商领域的特有生产挑战。
那么,这些“铁疙瘩”能有多温柔?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家参展商展出的机械手臂,能抓起一把黄豆大小的立方块,而之后如果更换不同尺寸机械手的话,它还能对付大件物品,同样得心应手。
此外,协作机器人也是本次展会的热点之一。当人类介入生产时,协作机器人能够自动结束作业,“让位”人类,该产品可用于需要机器人和人类协同工作的场景。
装上“火眼金睛”工作更精准
除了无数的机械手臂之外,现场展出了自动化零件、轨道等展品,它们是机械手臂的“硬件配套”。
不过,能助力机械手臂的不止硬件,还有软件。比如,皕像科技就是一家专注于工业机器人3D立体视觉和深度学习机器视觉技术的参展商,能够为机械手臂提供专业图像采集方案,堪称为机械手臂装上了“眼睛”。3D技术能为机械手臂带来什么?试想一下,如果机械手臂只有2D“眼睛”,那就意味着机械手臂面对高低错落的货物时将无能为力。而装上了“眼睛”的机器人,就能完成表面缺陷检测、等级分类、体积测量等工作。另一家公司鹰诺推出了一款缺陷智能检测平台,能够对非标部件表面缺陷进行智能检测,连直径只有1元硬币大小零件上的瑕疵,也逃不过它的“火眼金睛”。
技术整合后适用更多场景
光有一条机械手臂,不能够满足多样化的生产需求。因此,不少参展商将目光瞄准机械手臂之间或机械手臂与其他技术的整合,以便让它适用于更多场景。
比如,拿下工业设计金奖的复合机器人,就是将一条机械手臂装在AGV小车上,如此之后,这条机械手臂就能够精准地完成上下货的工作了。
多家参展商展出了使用多个机器人的整条无人化自动生产线,比如华太展出的无人化装配车间,能完成上下料、组装、检查、AGV运输、入库等操作,有些生产线还能完成点胶、打磨等非常精细的工序。
作者:孔韬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