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吴证券,周尔双、罗悦)
1.看好工业机器人赛道,受益智能制造+国产化双重驱动1.1.“机器人+”风起,看好相关产业链机会
“机器人+”时代渐近,看好相关产业链机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涵盖汽车及3C等制造业,餐饮及医疗等服务业,电力及核工业等特种领域。随着AI人机交互、具身智能等技术推进,ChatGPT、人形机器人等产品商业化推进,“各类机器人应用密度及广度有望实现飞跃,对现有生产关系产生变革,“机器人+”成为继“互联网+”、“新能源+”后下一个产业风口。
1.2.看好工业机器人赛道,智能制造+国产化双重驱动
工业机器人为产业链确定性赛道之一,受益于智能制造及国产化双重驱动。工业机器人为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国制造能力的体现。IFR、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亿元,占比53%,远高于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中下游分别为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其中本体厂商位于工业机器人核心环节,本体厂商往往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布局,除减速器外购,伺服系统及控制器是本体厂商核心技术,一般均为自制。减速器环节普遍外购,代表性厂商包括RV减速器的纳博特斯克、双环传动、中大力德,谐波减速器的哈默纳科、绿的谐波、大族、来福等。
中国为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市场,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亿元,全球占比45%。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金属制品、塑料及化工产品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疫情促使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机器人成为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工具。IFR、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历经-连续两年低迷,年工业机器人市场强劲反弹,全球市场规模达到亿元,同比增长26%。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持续扩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亿元,全球占比45%。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已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预计-年全球/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9.5%/15.3%。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28万台,-年CAGR26%,十年间销量扩增十倍。我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市场,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占比从年14%提升至年49%。年以来在俄乌战争、能源紧缺、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速放缓,与此同时我国占比持续提升。根据IFR及MIR数据,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57万台,同比增长10%,-年CAGR1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28万台,-年CAGR26%,同比增长10%。展望未来,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维持10%左右复合增速,我国工业机器人渗透率仍有翻倍提升空间,预计增速高于全球。
Q1工业机器人销量6.6万台,同比下降3%,环比下降13%。分下游来看,光伏、汽车电子市场表现较好,光伏市场主要受益于技术迭代产生的设备更新需求,新能源车、锂电、医疗等行业景气度短期内有所回落,电子、金属制品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拖累行业销量。展望全年,我们仍看好工业机器人成长性,预计全年呈现前低后高态势,下半年有望迎来反弹。
1.3.受益替代人工及政策红利,工业机器人渗透率目标翻倍
我们认为工业机器人渗透率仍具备翻倍空间,主要基于机器替人、“机器人+”政策导向:
(1)从经济性看: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人力成本提升,机器替人为大势所趋。年起我国20-59岁人口比率迎拐点,长期以来的人口红利期宣告结束。年后员工工资增速开始超过企业收入增速,人工成本明显上行。随着人口红利减弱,人工成本上升与设备成本下降形成的差额进一步扩大,叠加工人作业安全性方面考量,在一些特定领域机器换人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当前我国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仍低于欧韩日等发达国家,根据IFR统计,年我国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为台/万人,而同期的韩国/日本/德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分别为//台/万人。
(2)“机器人+”政策: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目标翻倍。在国内全面实施“中国制造”的当下,智能制造被列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也是产业创新的重要阵地。为了规范、扶持我国机器人行业,中央及地方相继出台了各项政策。近年来国家对于机器人产业的重视程度愈发提升。年,随着《“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的五项保障措施的实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迎来新机遇、新目标与新挑战。年1月,工信部等17部门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方案制定了到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年实现翻番的目标。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为台/万人,按照目标年达到约台/万人,-年渗透率CAGR为12%。
受益机器替人及“机器人+”政策驱动下,预计-年我国机器人销量CAGR为14%。年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人口红利时代已结束,预计-年我国制造业人数将持续负增长。按“机器人+”行动规划要求,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将达台/万人,若-年我国制造业密度前期加速增长,预计-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分别为//台/万人,对应机器人保有量为//万台,则新增需求为16/17/16万台。考虑到锂电、光伏等新兴产业技术迭代速度快,机器人替换周期约为4年,-年替换需求约为15/18/25万台,则-年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约为31/35/42万台,同比增长11%/11%/21%。
2.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提速,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