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从事自动化设备维修的人都应该对设备的维修都深有体会。今天我就讲一下我的一点体会和大家共享。
图片来自平台我是上世纪90年代从内地的国营企业到沿海城市珠海特区打工的,通过两次考试进了一个日本独资企业从事技术员工作。那时,我刚大学毕业一年多点,没有多少实际经验。到工厂后,我第一次看到了全自动生产电子元器件的生产线,觉得那个机器太神奇了,工人们只要把原材料放好,再按下机器的启动按钮,整个产品的上百道工序通过机械手的自动操作就一个接着一个生产出来了。这个机器是用PLC作主控的。平时电控故障很少,常常需要调整和检修的都是些感应开关位置和机械手的位置。这种机器的调速是通过电动机后面的那个离合器来调节的,没有用到现在的变频调速。
当时我也是第一次接触这些东西,不敢去乱动,只问那些从台湾和韩国过来的技术指导要了机器说明书和机电图,那个图纸跟在学校学的东西有所区别,文字都用日文标记的。凭着悟性,大致理解了整个机器的控制过程,那无非是靠装在各个位置上的传感器,通过线路把信号传给PLC,然后通过程序输出信号去控制电磁阀的开关,由气动作用推动机械手的动作再达到生产目的。
图片来自平台搞清楚了机器的工作程序和设备状况后,遇到了故障时,就会想到是哪个检测开关坏了或者是那个电磁阀或气缸坏了。就会很快地排除故障。打个比方,第十道机械手不能抓住元件时,机器要么会停机,要么就会误动作,检修时,你就会先去观察这个位置的气管是否烂了漏气,气缸是否动作了,然后再去查电磁阀是否动作了,前面都正常后,那么就是机械手本身的问题了。
图片来自平台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