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一个月左右,我国口罩日产量就从万只增加到1.16亿只
小口罩里的大合力
1月25日,万只;2月29日,1.16亿只……仅35天,我国口罩日产量就增长约13.5倍。
3月1日至4月4日,38.6亿只;4月5日至4月30日,.4亿只……仅两个月,中国验放出口的口罩就达亿只,约为去年全球口罩总产量的3倍。
为什么中国口罩产量能这么快增长?让我们来看看4个故事,揭开小口罩背后的大合力。
小口罩折射大能力
中国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充足的生产空间、完善的品控体系、海量的高素质人才、强大的研发和生产体系……为口罩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深圳龙岗区比亚迪宝龙现代化工业园B4栋2层,相当于36个标准篮球场大小的空间内,条口罩生产线正高速运转,蓝色、白色的无纺布经过叠合、卷边、折叠、压平、缝边、焊接……仅需0.6秒就化身为一次性医用口罩。
这里曾是比亚迪从事手机零部件生产的十万级无尘车间,现在却是全球最大口罩生产商的主力车间。
比亚迪的“口罩日记”令人惊叹:1月31日决定转产,2月10日启动搬迁,2月17日口罩量产,3月12日日产量达到万只,12天后增至0万只,4月下旬攀升至万只,稳居全球产能第一!
不仅是比亚迪,广汽、上汽通用五菱、格力电器、雅戈尔等众多制造企业纷纷跨界转产,成为我国口罩生产的中坚力量。
“这么多原本与口罩毫不相干的企业能迅速转产口罩,显示出我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说,中国制造业在技术、管理、品控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丰富的经验、充足的人才储备、宽阔的厂房等,都为口罩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生产口罩需要宽阔的无尘车间、完善的品控体系。“新建一座满足口罩生产标准的十万级无尘车间要30天,而比亚迪从启动搬迁到正式量产仅用了7天。”比亚迪负责口罩车间搬迁改造的生产负责人刘晓亮说。
为了确保口罩原材料质量,比亚迪专门搭建了颗粒过滤效率实验室和来料检验控制体系,所有物料进入车间前都增加了紫外线消毒杀菌程序。
生产口罩需要高素质人才。一条口罩生产线包括齿轮、链条、滚轴、滚轮等个零部件,而比亚迪的汽车产业群组,除了玻璃和轮胎,几乎可以研发生产汽车的全部零部件。转战口罩机,比亚迪多名技术人员24小时轮班赶制,3天画出多张口罩机图纸,7天就制作出第一台设备!
生产口罩还需要强大的研发和生产体系。我国装备制造业拥有大量的数控机床、磨床、模具等高精设备,开展大批量精密制造胸有成竹。
广汽部件工艺工程部工程师范蔚健清晰地记得,在组装第一台口罩机时,不起眼的口罩耳带焊接反而成了“拦路虎”。只焊了两三片,焊头就粘在了口罩上,整个生产线不得不马上停工。
超声波焊接,关键是焊头。可焊头上的锯齿究竟该用6齿还是7齿?要磨尖还是稍有圆弧?钢材硬度又该控制在多大范围?没有人指导,但可凭从业经验摸索。攻关小组迅速成立,搬出了高精度数控机床做实验,四天四夜连轴转,终于找到了最佳方案——0.4毫米乘以1毫米的菱形齿,15度左右的斜度,齿尖要有弧度,齿针要精细抛光,锻火处理,硬度在58度到60度之间!
记者点评
与芯片、汽车相比,由两片无纺布、一片熔喷布、一只金属鼻夹、两根耳带组合而成的医用口罩,似乎不复杂。但这还真不简单。
在世界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与完善的品控体系,能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和扩充流水线;我们还拥有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具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等等。这些都汇聚成“第一制造大国”强大的制造能力。
小口罩反映大体系
中国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小到一颗螺丝、一条耳绳、一只鼻夹,大到熔喷布、超声波焊接机,没有在中国找不到、造不出的
“研发口罩机的任务接了,一周交货!”2月5日,匆匆离开广州黄埔区政府办公楼,一家央企的总经理彭兵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