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财帝(ID:znfinance)
嘉逸
北国长春,冰雪初融,冻土新芽。
中国汽车工业,在这里萌生成长壮大,谱写了一部筚路蓝缕、扣人心弦的故事。
70年前,中国第一座汽车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这里建立,新中国汽车工业由此起步。
无资料无经验,一个月内仅凭一张张手绘图纸,日夜兼程,工人们用榔头在「叮叮当当」、火花四溅中敲出了车门、车盖、轮毂等全部覆盖件,三年后造出了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70年后,高大宽敞的一汽红旗、一汽-大众总装车间,流水般的工业机床一字排开,AGV无人物流小车来回穿梭自动提供零部件,数千部机器人自动组装,生产设备相互连接,通过钉钉实时汇报,传递到独立安静透明的办公室内的新造车工人的电脑端、手机端。
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汽车整撞车间,设备检修工作量非常大。以前,只能靠工人到场检查,他们来回奔跑,常常满头大汗。如今,一汽红旗通过数智化平台与数千台生产设备打通对接,可以在钉钉上实现主动预警,准确迅速地知道哪台设备「开小差了」,实现秒级解决故障。
正是这样,数智与科技造出的一辆辆高品质汽车畅销全球。
科技糅进产业,数字点亮未来,这是当下中国数智造车浪潮碰撞出的火花。
铁榔头、机械臂与数字化底座
其实,多年前,一汽集团就开始尝试数字化。
作为首家专业的汽车IT上市公司,启明信息(.SZ)一直承担着一汽集团数字化建设重任,逐渐搭建了ERP、CRM、SCM、OA等数百个业务管理应用系统。
一汽集团从手工走向了信息化,但问题依旧没有彻底解决。
信息化经历数次迭代,一汽集团内部拥有数百个应用系统,但这些系统相互独立,数据无法流通共享,业务效率低下,形成了一个个「烟囱」数据孤岛。
此前,在一汽内部大家都存在业务焦虑,因为不同业务需要去不同的系统上去申请,非常麻烦且耗时。
外部管理同样如此。车企外部供应商、经销商等,均采用不同的应用软件,彼此的接口均无法打开,形成一个个「信息烟囱」,无法高效工作。
一汽创造了铁锤叮当时代的辉煌,信息化铺就了快速之路。但数智大潮呼啸而来,数智化是必行之路。
年,一汽集团高层领导做出了一个决定:引入先进的协同办公产品。
「我们用了市面好几款APP,但最后发现只能成为聊天工具。」启明信息公共事业部产品经理李云宵回忆。
问题开始抽丝剥茧——推倒「信息烟囱」,用云原生构建技术底座,一汽将多个独立应用软件运行在钉钉平台上,并形成统一的数字化平台一汽Easy。
「%业务数字化孪生,运营效能提升%。」启明信息总经理助理田超自豪地说,钉钉已经渗透到一汽每一个角落,12万人实现了平级在线沟通,「近个待办流程通过钉钉快速审批,天冷不用在外边等班车,通过钉钉可以获知位置信息,吃饭用钉钉订餐……」
数据打通并流动,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一汽红旗与一汽大众甚至可以在钉钉上根据每家经销商的服务数据及人员考勤数据,计算出每家经销商的实际岗位人员配备情况,来保证面向消费者提供服务。
低代码潮,数智工厂
车间是汽车制造业的心脏。汽车自动化与数字化碰撞,向数智化演进,低代码成为加速器。
目前国内很多车间虽然应用了诸多先进设备,但数字化程度依然很低,人和事割裂,组织和业务脱节,依旧是短信电话找人。
在车间内,设备检修工作量非常大,只能靠专职员工到场检查,工人们来回奔跑,常常满头大汗。
而现在,一汽红旗通过数智化平台与数千台生产设备打通对接,通过低代码在钉钉与设备间打通数据,只要设备出现故障,就会主动发出预警,通过钉钉推送给设备负责人,提前排查解决问题。
一汽-大众总装车间,机床、自动化组装机器人林立,工作人员稀少。价值百万千万的自动化机械臂一字排开自动组装,AGV沿着轨道及时递送零部件。
一汽红旗AGV调度中心对车间内多台物流AGV实现数字化管控,并采集运行信息,对AGV出现脱轨、电量低、碰撞等情况实现秒级管控,并自动生成维修工单,通过手机钉钉APP预警派发给维修工。
「过去,总是人找事,维修工满车间跑。如今,事找人。」启明信息公共事业部产品经理张明介绍,一汽红旗总装车间过去安排8个人盯着AGV设备故障,一旦发现故障,就打电话报告领导,然后找维修工人维修,如今再也不用安排人盯了。
数智化更大的益处,是提升消费者体验。
如今消费者订购汽车时,一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但车门内饰面板颜色有多种,肉眼很难辨析细微的颜色差别。
过去主要通过肉眼识别面板颜色,加之物料较多,汽车行业经常爆出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汽车交付时,才发现不是客户选定的颜色。
一汽红旗通过AI监测系统识别,实现自动比对,并告知一线操作工,将过去人为的失误率大大降低。
通过引进智能识别系统并与启明信息启巧板零代码平台打通,一汽红旗将车门内饰安装出错率降低到千分之二以下,并且出现错误可以实时更正,快速重新安装。
据了解,一汽集团采购了13万人宜搭,把低代码认证、数字化思考作为员工绩效打分和晋升的重要考量标准。
一汽-大众低代码开发工作人员中,90%以上都是一线业务人员,开发出的小应用包括出行审批、安全作业、点巡检、备件管理等等。
目前一汽-大众全国工厂累计10余人获得低代码开发师认证,通过实战孵化快速开发出用于生产场景的系统应用个,合计每年降低成本多万元,每年节约时间成本超6万小时。
一汽-大众青岛涂装车间一位一线工人,基于钉钉宜搭搭建出涂装质量管理系统后,将数据采集全面线上化,并且通过应用将数据串联起来,效率大幅提升,预计每年为公司节约万元,每月节约0工时。
借助钉钉宜搭,普通工人也能成为工程师。他们在钉钉端通过「拖拉拽」等方式构建低代码应用,随手将身边的工作数字化,解决了业务中的痛点难点。
在启明信息总经理曲红梅看来,钉钉和汽车行业一起打造的数字化生态,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际场景中来,效率将会逐步提升。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执委安筱鹏认为,智能制造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看得见的物理世界的自动化,另外一部分是看不见的数据流动。
「我们会看到在各个应用场景中间,在车间的制造环节中间,有大量的信息、数据不是自动的,都需要大量的人介入进去才能把这个数据打通,所以理想的状态是不存在的,一定有多个断点是要人参与进去。所谓的智能化水平的高和低,在于是不是越来越少的人去参与数据的流动,当人越来越少的时候,才意味着智能化水平进入更高的阶段。」
那如果这么理解智能制造,低代码是干什么呢?
「多个需要人参与的数据流动的环节,把人参与的动作、行为、环节减少,把人的工作量从%减少到20%、减少到10%,这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低代码所能够创造的价值。」
目前低代码帮助汽车车间制造实现人机协同,未来的方向实现机器与数据自动化匹配,无需人参与干预,向真正的数智工厂迈进。
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