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是一段付出了努力和汗水,不抱怨,不诉苦,日后想起连自己都被感动的时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考研是一条漫长路,学长们的经验心得,对我们来说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上期给大家带来了,掌声送给追梦人丨这份“个人考研指南”请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汉口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几位学长学姐的的考研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赢
NO.1
尽人事听天命
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录取学校:武汉科技大学
录取专业:电子信息
我觉得考研首先要确定好自己为什么考研,一定要有“非考研不可”的信念,才能在接下来的备研过程中坚定且不动摇的学习前进。建议学习的时候去自习室或者图书馆,在寝室多呆一天就是浪费一天的时间。备研的时候我的生活是及其规律且枯燥的,每天7点起床,晚上11点就寝,晚上7点会去跑一个小时的步,其它的时间没有课都是在自习室,当然适当休息也很重要,我的周末会给一到两天放松,要知道考研是一场马拉松,一直绷着神经的人,是跑不完全程的。关于择校的问题,也是很关键的,考研圈一直有一句话叫“选择大于努力”,虽说有些绝对但是也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结合自身的学习实力,本科院校,以及将来要生活的城市,合理地选择学校,不要盲目自信。
关于初试的备考经验∶
1.英语。英语单词永远是基础,每天都要拿单词书背一背,单词书用谁的不用太纠结,都差不多,能背下来才是王道。后期就是拿着历年真题多刷几遍,考英语几就刷英语几的题,每篇阅读的每一句话都要知道意思结构,有时间可以背下来,毕竟对英语写作有好处,作文范文越早背越好,会提升整个英语水平。
2.数学。数学可以说是我花了最多时间最大精力去学习的学科了,但是最后成绩不是很理想,毕竟它不是一门可以突击的学科,靠的是你从小的数学积累,但是也不要失去信心,研究透每一道题比刷题的效率高,不要去追求刷了几本书了,这种自我感动的事情,总结同种题型的不同解法,会更高效,千万不要忘记你的计算能力,不要觉得简单计算能力就可以忽略。
3.专业课。专业课其实很好拿分,去找你目标学院的历年考研试卷,每年的出题重点就一目了然了,我是到7月份才开始准备专业课,最后也考了分。所以信息的搜集在考研中同样重要。4政治。政治真的不用太早开始,我是10月中旬才开始看政治视频,每天学习政治我就是当做放松的时间了,所以都放在晚上学习,政治最重要的是最后的知识点总结那本小书,要多看,和最后的肖八肖四,我政治主要是背肖四,最后考了76分。
考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过程中不仅是身体的累,也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不要和别人比进度,这是一件无意义的事情,专注于自己的题,这就是一个不断失败又重新开始的过程,能在考试之前发现越多自己不会的地方,不要沮丧,你应该越感到高兴事情,去发现不会的问题并弄懂它,坚持下来就胜利了。
罗宇轩
NO.2
吾辈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
本科专业:通信工程
录取学校:武汉科技大学
录取专业:电子信息
考研于我而言,不是一次挑战,更像是一场试炼、一次苦行。是我生命中一段极其重要的体验。
我们这一代人,有很多是没有后路的。感到失败和望不到头的时候,没有外界默认的“避风港”。不会觉得“就这样回家就好了”,回到那个有爸爸妈妈的屋子里面,把接下来的日子过完。很多人其实不把家当做退路的,低谷时,家人甚至会给予更大的压力。选择考研前的我没有目标的前进,站在路中间,身后没有灯,身前雾茫茫。
孤独的复习过程中,感触最深的就是两个字,忍耐。我见过形形色色的人,退缩懦弱的人,中途放弃的人,犹豫不决的人,临阵脱逃的人,这些人穿插在你整个考研过程中,层出不穷。王羲之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耐力,抑或说是坚持,可以说是考研人最重要的精神品质之一。
录取结果出来之后,有人问我,考研是为了什么。很多人也会被网络节奏带动,在是否考研这件事情上争论不休。其实很多时候读书都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很多人觉得他们在思考,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在重新整理自己的偏见。现代人选择的权利提高了上限,也拉低了下限。懂得筛选信息的人能探索自我,不断地打破天花板。更多人只能被动的在信息的汪洋里面随波逐流。
真正关于考研的经验,流程和细节都不用多说,而我能给的,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就是:敢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别被碎片化的信息干扰了你的思考能力,效率远远比时长重要,毫无意义的自我感动只是浪费时间,最后,人生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于别人的眼光,所谓的拥有自由就是具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祝所有的努力都有收获,加油。
伍竞成
NO.3
管住嘴,迈开腿。
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录取学校:中南民族大学
录取专业:计算机技术
首先要想自己为什么考研。是单纯为了提升学历,是为了转到自己后知后觉感兴趣的专业,还是只是为了将来不错的薪水。选择学校时就要考虑到自己的考研原因和实际水平,不可好高骛远,也不可妄自菲薄。
如果你对学校的选择还飘忽不定,那也没关系。考前一个月才开始报考学校,先把公共课,数学英语政治学好,自己的水平提上去了报好点的学校也更有底。
考研不可过于按照别人的计划走。
我是跨考计算机的,也是大概19年9月份才准备考研的。先说一下当时的基础。考研数学基础几乎为0,高数线性代数本科都是60分左右。英语大一大二过了六级分,之后也没再学。专业课是从大三上学期开始自学的,基本是看看网易云课堂,b站等视频结合csdn,牛客等网站刷题,专业课大半年自学的还行,和本科计算机的差距也不是很大,也考了软件设计师中级。那么我学习的重心当然就是数学了,几乎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准备数学了,建议几本资料。基础一般看完基础课视频后做汤神的题,基础好的看完视频做张宇的题。时间充裕的看完视频后可以先做做数学的全书,线代看李永乐。至于专业课英语政治,我看的不多,没有什么参考经验。专业课建议去群里先找找往年真题心里有个底,政治看徐涛刷题,英语做张剑黄皮书真题。
除非考的学校难度很大,我建议还是把重心放到专业课和数学上,拉分很大,政治英语大家差不多都是60左右。最后提醒一下,英语不好的人别报英语一,每年都有大量的人英语一过不了线,英语二约等于四级难度,英语一约等于六级难度。
考研的过程肯定是相对枯燥的,我建议每天学两个小时,歇息20分钟出去喝杯奶茶啊什么的,透透气,不要学的太压抑。什么时候开始学都不算晚,贵在坚持和效率。还有一定要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学习,在宿舍你不可能学好,只是在为自己找借口。我们学校的考研自习室可以去图书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