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座“海底工厂”,能够唤醒埋藏在深海海底的油气资源,并通过一根电缆连接相距超过公里的海岸与海底设备,实现兆瓦电力传输,这是否有种未来的梦幻场景感觉?
如今,梦想正在照进现实,ABB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已经启动五年JIP合作项目,联合打造未来的海底输电技术。而ABB旗下的工厂正在为这项颇具雄心的未来场景实现提供技术支持。
ABB瑞士工厂广泛分布在苏黎世周围,苏黎世附近的图尔吉(Turgi)镇,就是ABB励磁工厂所在地,也是这项合作项目传动电力电子测试的工厂。
在参观过程中,除了参与海底输电,图尔吉工厂相关技术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ABB还在图尔吉工厂研发和制造定制牵引传动设备,以满足全新Allegra列车的特殊规格要求。“如今,列车可以从Chur行驶到Poschiavo而无需更换动力装置,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技术负责人补充道。
图尔吉工厂只是工业巨头ABB走向未来的一个缩影。
当你觉得自动化已经完全重塑了工业,来到ABB为著名食品品牌阿华田母公司WANDER所量身打造的未来工厂,你才会发现ABB其实走的更远。
人、机、未来
传统记忆中,机器运转伴随的噪声,流水线旁站立的工人,车间里并不舒适的气味,这些都是人们对于工厂的惯常印象。但是,当第一财经记者来到上述的未来工厂时,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宽敞的厂房里只有零星工人不时触摸工作台前的电脑显示屏或者操作工作台上的按钮,即使在生产车间里,也只听得见机器转动的微弱声响。这里,工厂的概念正在被重新定义:科技正在重塑制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一个机器人完成所有体力劳动的世界。
功能更强大、更加灵活的技术正在加速食品加工这一行业全自动化生产设施的发展,而背后所反映的则是未来工业的某种形态:在这座智能、互联的工厂中,生产线配有传感器,采集生产流程各阶段中产品和设备的相关数据。工厂软件通管所有传感器和客户数据,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做出决策,并控制机器,使其成为不断优化、自我修复环境的一部分。
对于未来工厂来说,机器人是最主要的劳动生产力,如何系统化、高效化地管理好智能工厂,WANDER董事会成员TheoSchmid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ABB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选项:工厂中的一切设备——从生产加工设备到无人运输卡车,再到仓库设备——都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操作的。技术人员通过中央控制系统监测这些机器的活动。
曾经作坊式的细心打磨是人们对食物品质评价的最高准则,然而在这里,不断升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正在重塑这种认知。一路参观下来,五名工人是第一财经记者数出来的工人数量,这对于一个面积合计超过0平方米的厂房来说,劳动力数量的下降非常明显。
在这里,流程构建实时进行,生产极其灵活,从订单到交付整个价值链全程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可进行远程监控,而客户订单和生产可自动化处理,且产品的制造及配送过程可全程追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171.html